搜索
法律监督 首页/ 法律监督/

观影《第二十条》明水县检察青年干警有话说

时间:2024-03-07

来源:明水县人民检察院

作者:陈宝双

编辑:陈宝双

录入:陈宝双

审核:李翠娥

【字体:  


 



为更好践行“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着力打造一支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的明检铁军,以高质量检察履职答好维护公平正义的明水检察答卷,3月7日,明水县人民检察院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全院检察干警集体观看法治题材电影《第二十条》。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焱等班子成员及全体干警参加观影活动。

最高检影视中心出品的电影《第二十条》是一部聚焦正当防卫这一热议法条的法治题材电影。该部影片名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聚焦“正当防卫”这一热议法条,影片以鲜活的现实题材故事、小人物视角作为切口来展示刑法第二十条关于“正当防卫”法条背后的法理人情。以平凡生活中的普通人视角切入,讲述时代洪流下的法治进程,为观众和司法从业人员上了一堂生动的“第二十条”普法课。

第一检察部赵楠

在我步入影院之前,我并不知道这部电影主要的故事情节是什么,只是大概知道有哪些演员参演。当我坐在影院里,看到那熟悉的一抹蓝色,我才知道这个故事,将围绕着检察官的工作进行展开。第一次看到自己的职业被搬上荧幕,感觉十分新奇,猜测电影会从哪个角度进行。在很多人的眼里,在曾经的影视作品里,检察官的形象都是威严的、专业的、不苟言笑的,但是《第二十条》演绎的确实是我们实际工作的情形,像韩明一样有血有肉,有情绪,认真工作的千千万万个普普通通的检察官,像吕玲玲一样为了案件顶着压力,不断做出各种努力,就为了给当事人最公平的处理的办案人。

影片有三条故事线,一条是韩明的儿子因为见义勇为而被要求道歉;一条是韩明多年前处理的案件,张贵生因为见义勇为造成了对方受伤,因此被按照故意伤害定罪并入狱。这两个故事应该都是为了引出郝秀萍的案件,这个最重要的故事线。在韩明儿子被打以后,韩明的反应是问有没有监控,打的伤是否构成轻伤,媳妇因此特别生气,儿子都被打了,你还觉得打得轻了,这是一个父亲应该说的话吗。很多观众可能也觉得这是一个笑点,但是这就是我们的职业思维,如果是我,我的第一想法也和韩明一样,因为这是我们每一个案件办理的最基础的流程,检察官不能只单独的看当事人怎么说,重要的是证据,是伤情的鉴定,我们是要依靠法律专业给当事人做出最公平正确的决定。正当防卫的适用一直都广受争议,有相当多的案件涉及到能否适用正当防卫让当事人脱罪。郝秀萍案件,从时间节点上来看,强奸己经完成,王永强在事后进行搏斗,好像不法侵害已经结束,不再具有正当防卫的性质。但是这个时间上的紧迫性,往往具有巨大的争议,要考虑到人在特殊情况下的身不由己,应当立足防卫人在防卫时所处的情景,按照社会公众的一般认知,依法作出符合防卫人真实意思的判断,不能过分的从事后者清醒理性的角度作出评判。法律追求的目的是公平正义,应该是让犯罪的成本更高,不能让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不能让民众不相信法律能给他们主持正义。法律是天理、国法、人情的三位一体,本就应当包容人类的理性、知性和感性,而不是与之相互对立的。

我感谢张艺谋导演能选择法律作为影片的主题,不是因为他让检察官的形象高大尚了,而是我们每一个法律工作者的愿望都是能让普法工作取得真正的效果,让民众意识到法律的威严,尊法守法,将不法行为遏制于开端。这样的一部影片带来的影响远不是我们下发普法宣传册,挨家挨户上门能达到的广泛。唤醒的是早就存在于民众心中的公平正义的种子,引发的是我们法律适用者、执行者的深思。就像吕玲玲说的“我们办的不仅是案子,更是别人的人生”。尽管会有张贵生那样情形的发生,但是请相信正义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第一检察部王威


观看了电影《第二十条》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作为一名刚入额的检察官,与片中人物检察官韩明产生共鸣,人到中年,需要时刻面临工作、家庭中的多方面考验。同时我更清醒地认识到,作为同是检察人我们能够很理智地分析影片中韩明的儿子、郝秀萍等人的行为是否合理合法。但试想一下,如果是我们自己身处当时的场面,我们就是当事人,是否还能保持理智?

电影讲述了检察官韩明接触的三个案子,公交车司机见义勇为,却被判为故意伤害,丢了工作,最后死在了上访的路上,我们在办案的过程中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情形;还有是自己的儿子见义勇为,阻止校园霸凌,把教导主任的儿子打伤,面临治安处罚;一个是正在办的一村民捅死村里恶霸案。每一个案子都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纠纷,生动地向我们说明公平正义才是每个民众内心深处追求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一共四百五十二条,五万六千六百八十一个字,普通人看不明白,法律人也不可能完全都懂,但不管法律怎么规定,万变不离其宗,法律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每一个法条我们不一定能记住,但最根本的评判标准实际上从来都没有变,也一直在那里,那就是朴素的公平正义。

正如电影中所讲的那样,法不能向不法低头,法律是让坏人犯罪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法律解决社会问题必须实现惩恶扬善的效果,符合老百姓的最朴素的情感期待,才能获得老百姓发自内心的认可。


第三检察部王冬睿

“法,不能向不法让步”是我们每个检察人心中最坚定的信念!

当我看到郝秀萍跳楼那一瞬间,一种无力感瞬间涌上心头,她能抛弃残障的女儿和狱中的丈夫选择跳楼,一是因为村中“恶霸”绑架了自己的女儿,自己明明知道是他们绑架了女儿还没有能力去“抢”回来;二是因为对公平正义的绝望,看着村中恶霸为所欲为,而无处伸冤,她作为社会最底层的残障人士她能怎么办,她已经尽力的去躲着了,但还是被找到,虽然有保护,但还是抵不过“地头蛇”。

女检察官吕玲玲能为了素不相识的当事人,“执拗”的坚持要找到一个没人敢承认的证据,不惜顶撞领导,和兄弟单位闹翻,只为了给当事人一个“正当防卫”的证明,更让我钦佩的是她说的一句话“我们办的不是案子,是别人的人生”,更让我对检察机关、我的职业充满敬意。

作为检察人员,在办理案件时,面对情与法的冲突时,首先应该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确保法律的公正性,同时要努力在情与法之间找到平衡,勇为弱势者发声,敢向霸凌者亮剑,愿做护法者先锋,积极传递司法温度。


 


作者:赵楠、王威、王冬睿

来源:政治部、院工会

 


版权所有:明水县人民检察院 黑ICP备05000574号-1
地址:明水县人民检察院 邮编:151700